首页

首页  >  媒体地大  >  正文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举办一周年之际

【湖北日报】城市湿地保护与发展论坛在汉成功召开

发表时间:2023-11-10     点击:次     编辑:孙彦钦

2022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指出,“中国有很多城市像武汉一样,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致辞还提出了“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三点倡议,为湿地保护指明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作为全球首个千万级人口的国际湿地城市,一年来,武汉市牢记嘱托,不负期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不断构筑守护湿地安全新屏障,绘就人与湿地共融新画卷,在顶层设计、规划编制、工作机制、调查监测、保护修复、民众共享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召开一周年之际,2023年11月5日下午,“城市湿地保护与发展论坛”在武汉东湖宾馆举办,全国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献智献策,武汉城市湿地保护、修复和利用的经验被多次点赞,成为全国城市湿地保护修改的典型代表。

本次论坛由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指导,中国湿地保护协会、湖北省林业局、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承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做好湿地水文章 注重地表—地下水循环

“湿地保护区的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面临着什么样的威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保护策略,一定要识别清楚。”王焰新强调,湿地保护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水循环问题,如果不把水循环的特征、机制搞清楚,湿地保护的很多问题都很难说得清楚。

他认为,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对地球物质循环的扰动,导致地球健康状况下降,由此带来的生态系统损伤,又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其中,伴随水循环向湿地长期、大量输入氮、磷,导致湿地富营养化,已成为最普遍而且严重的湿地生态问题。目前,全球有63%的湖泊富营养化。

“我们需要明白,地球的水循环不仅仅发生在地表,地下水也是参与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焰新谈到,地球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同样在地下发生,必须建立整体的水循环概念,才能正确理解湿地系统的水动力特征、营养物质及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转化特征,为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基础。

与此同时,针对当前湿地保护驶入深水区,王焰新强调,保护和修复城市湖泊湿地生态时,一定要系统地开展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只有调查清楚了,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首先,要优化湿地保护的顶层设计,一定要健全控源及治理修复的长效机制。要做到规划—修复—监测—管控一张图,一张蓝图干到底。第二,要精准识别湿地的污染物来源的问题,如果来源问题不清楚,控制一定是不力的。第三,要特别注意,地表水与地下水是相互作用的,只有地表水—地下水协同治理才是根本有效的湿地保护之道。”

中国城建院城乡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监事长王香春——

城市湿地保护要因地制宜 分区施政

“湿地保护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生物、土壤和水,而城市湿地的保护要基于生态环境承载力,更好地提升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和作用的可持续性。”王香春表示,当前,城市湿地保护管理,依然面临着生态供水不足与水质水量问题并存的现象;部分城市湿地低质低效开发利用,造成系统服务功能相对单一;城市湿地体制不顺、政策体系不健全,管理支撑力相对较弱。

对此,王香春认为,城市湿地要以保护为前提,构建城市湿地分级分类管理体系,紧抓生态保育、提升生物多样性等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湿地管理机制。同时,城市湿地保护应该遵循因地制宜,分区施政,根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承载力等,探索各具特色的城市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创新模式。

那么如何提升城市湿地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为人为城服务?王香春带来了自己的解答,“城市湿地的摸底调查与评估是重中之重。”只有做好这个前提,城市湿地保护修复的专项规划才能落到实处。并且要建立完整的城市湿地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健全城市湿地保护管理法规标准体系与制度机制,形成“查—评—修—建—管”的全生命周期保护与管理体系。

王香春认为,武汉把城市湿地保护与为人服务、为城服务、为生态功能的提升相结合,进行统筹规划,成效卓著。“比如,把湿地的保护与绿道、绿廊进行融合,像东湖湿地与东湖绿道的融合,就做得非常好,全球有目共睹。”

重庆大学教授袁兴中——

湿地多样性保护既要“抓大”也不“放小”

重庆大学教授袁兴中围绕“滋润生命的湿地——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主题,通过自己和团队设计的海南五源河湿地、四川兴隆湖湿地、广东海珠湿地等多个城市湿地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阐述了生物多样性在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上的重要性。

他指出,城市湿地是城市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被称为物种资源库。“城市湿地的保护目标之一便是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如何将城市的人居系统与整个城市湿地的保护紧密地耦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神经网络,同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他谈道,“很多人认为湿地就是跟大江大河、大湖大海密切相连,小溪流、小水塘、水田、城市小型景观水体等自然或人工小微湿地虽然面积小,但分布广泛,同样具有蓄水供水、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人居环境等生态功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以海口市的五源河为例,在不足28公里的一条城市河流里,生活着20多种珍稀保护动植物,这在国内外的城市河流设计当中都是非常罕见的。”袁兴中建议,湿地的保护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站在流域和区域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小微湿地面积虽小,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潜能,不容忽视。要加大对小微湿地系统性生态学研究,包括小微湿地的类型划分、空间分布规律、生态功能及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等,为小微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南京大学教授王中生——

绿色空间势必成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

王中生教授主要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来分析湿地公园如何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考察时,强调要让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有很多城市像武汉一样,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王中生教授建议,武汉紧扣“生态宜居”,以湿地公园建设为重点,推进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的绿色共享空间。

随着人类社会城市化的进程,与之相伴的“灰色基础设施”——即道路、桥梁、铁路以及其他确保工业化经济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公共设施往往由钢筋混凝土组成。“城市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大量的自然生态空间被侵占,交通拥堵、城市内涝,以及城市人的焦虑、抑郁由此而生,成为常态化的城市病。”

王中生认为,城市病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缺绿”,即缺少绿色空间。他解释说,城市绿色空间是指城市环境中有绿色植被的各类城市公园、自然保留地、滨水绿地、城市绿道、步行绿径等人工或半人工设施。而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经证明,接触绿色空间不仅可以带来美学愉悦,更有利于人身心健康,接触绿色环境引起运动量增加,可有效降低城市居民疾病风险。

从这个角度来看,“绿色空间是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存量发展模式下的质量提升与改造阶段,如何在享受城市就业和生活便利的同时控制城市带来的健康隐患,绿色空间势必成为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甚至经济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以湿地公园为代表的绿色空间,不是仅靠生态情怀去保护,而是要把它当作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进行打造,才能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忠明——

武汉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形成五大经验

郑忠明介绍,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湖泊是武汉城市湿地的主要表现形式。市域列入湖泊保护名录的湖泊共166个,面积约867平方公里。武汉市国土空间规划提出,充分发挥“两江八水、百湖之市”的资源禀赋优势,凸显“大江大湖大武汉”的魅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滨水文化名城。为此,武汉提出“蓝绿交织、水岸同治”的思路,因地制宜实施分类保护与修复。

近20年来,武汉市持续开展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实践,累计建成湖泊公园70余座,既改善了湖泊水质,又提升了沿湖生态环境。“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统筹规划,制定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二是分类施策,推进湖泊公园建设;三是科学管理,实现湖泊湿地可持续发展。众多的建设治理实践形成了城市湿地‘武汉经验’,包括规划引领、法制保障,流域视野、综合治理,蓝绿交织、水岸同治,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以及多方联动、智慧管理。”

郑忠明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首先,武汉市在全国首创“三线一路”规划保护湖泊,自2012年起,分三批编制《武汉市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对全市166个湖泊进行锁定,形成了全市1:2000湖泊及周边用地控制图,成为全市“一张图”规划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尤其是规划湖泊绿线控制总面积约732平方公里,相当于215个纽约中央公园,将成为重要的城市绿色空间。其次,武汉市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水安全、水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通过水体治理、岸线整治、植被恢复、景观营造等举措,持之以恒呵护城中湿地,建设临江环湖沿河公园绿道,实现蓝绿空间串珠成链、织链成网。

圆桌论坛

流域协同是城市湿地

保护与利用的关键

论坛上,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国家湿地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雷光春等专家以“城市湿地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为主题,展开圆桌对话。加强顶层设计、以流域视角进行系统性保护与合理利用、将城市湿地视为重要的基础设施等,成为专家们的重点建议。

让自然有余地 让民众享福祉

过去一年里,在坚持保护为主的核心原则下,武汉逐步建立具有城市特色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公园—郊野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小微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多样化的湿地公园与市区和人群的空间关系由远及近,湿地福祉已然成为“全民福利”。

对此,南京大学教授王中生谈到,在城市湿地的保护过程中需要格外明确“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边界。“一方面,要明确城市湿地服务城市居民的本质功能,也要充分贴合城市特点,确立因地制宜的保护思维;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明确城市湿地的生态属性,规避一拥而上的过度保护与过度开发,让自然有余地。”

这种自然的余地,在中国城建院城乡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王香春的视角中,更像是确立一个清晰的边界。“城市湿地的保护,既不能忽视保育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目的,又要在城市湿地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满足人类的生态生活需求。”

湿地保护与利用该如何平衡

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应该如何做到平衡?

重庆大学教授袁兴中表示:“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湿地扮演着城市和自然之间的桥梁,我们要让湿地健康,让湿地能够长久,生命至关重要,但这又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协同共生才是关键。”

雷光春列举了韩国顺天市的自主转变。“从一个原先以农业生产为支柱产业的城市,蜕变为国际上知名的湿地之城,得益于该市围绕湿地保护修复的产业布局,以及全民共同参与的湿地保护氛围。”

如今,武汉也在不断践行属于自己的平衡之路,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副局长柯艳山表示,湿地一定是城市的,保护和利用一定是从流域治理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他以府河生态绿楔保护与修复项目为例介绍说,府河全长385公里,流经武汉37公里,涉及东西湖、黄陂、江岸三个城区。目前,这一区域已经规划形成了“一带、五片、十园”的总体格局,并提出生态、管理、形象、文化等四大策略,形成了府河流域协同综合治理的典范。

文/图:孙姝 刘逸鹏

链接:城市湿地保护与发展论坛在汉成功召开 湖北日报数字报 (hubeidaily.net)

(原载《湖北日报》2023年11月8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