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地大要闻  >  正文

我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获10项金奖

发表时间:2024-08-08     点击:次     编辑:张冰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昭颖 唐飞飞 摄影 王艺霖 靳鑫洲)7月30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湖北省复赛现场赛在湖北工业大学落幕。我校参赛团队共获10金、2银、12铜,金奖总数位列湖北省高校第二,实现金奖数及奖牌数双突破。

李建威校长与参赛团队在省赛出征仪式合影

本次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全省共有428个项目入围现场赛的最后比拼,四个赛道共决出173个金奖、255个银奖,涉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低碳等多个领域。

在省赛现场赛的激烈角逐中,高教主赛道我校5个项目获得金奖,2个项目获得银奖,其中本科生创意组金奖3项、银奖2项,研究生创意组项目金奖1项、研究生创业组项目金奖1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我校2个项目获得金奖,其中公益组1项,创意组1项;产业命题赛道我校获得金奖3项,实现新突破。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省赛获奖项目一览表

现场赛获奖项目团队合影

参赛团队在省赛金奖排位赛现场路演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金奖、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项目《智隼科技——基于机载AI视觉的“智慧工地”监管巡检先行者》,由程卓、黄田野等老师指导,本科生何乔担任负责人。项目锚定工地智能巡检无人机的市场空白,推出以边缘计算与YOLO算法为核心的智能巡检无人机。辅以半固态激光雷达,完成对施工建筑“建模—报价—巡检—审查”的全生命周期干预。额外增加各类非视觉传感器,打造工地无人机中的超级“巨无霸”。项目启动于2023年11月,目前已通过多家施工监管企业验收,签订意向订单累计200万。“智慧领航,锐利如隼”——守护工地安全,点亮万家灯火是智隼人永恒的使命与夙愿。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金奖、海洋学院项目《逐污护海——海上溢油应急处理领域领先者》,由秦浩、王道胜、蒋浩宇、陈波等老师指导,本科生马嘉祥担任项目负责人。该项目面向海洋强国、美丽中国的国家重大需求,针对当前我国海上溢油进行应急处理时,主流的溢油监测手段精度低、体积大、成本高且国内尚无溢油轨迹预测软件等问题。交叉融合海洋科学、海洋工程与技术、通信工程等多学科,研发出了软硬件结合的海上溢油跟踪定位与漂移预测一体化系统,实现了对海上溢油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轨迹预测,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初步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洋装备研发与制造领域的技术革新,有效提高了我国部分沿海领域的溢油处理效率,促进了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金奖、计算机学院项目《慧语科技——AI智能教育领航者》,由王勇、李程俊、王太茂老师指导,由本科生谢明睿担任项目负责人。该项目响应国家“健康中国”和“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需求,针对医学教育行业存在的缺乏问诊实践机会、成本高效益差等问题,形成了“AI助学—仿真实训—考核评估”一体化的智能虚拟病人培训解决方案,现已斩获两笔订单总额过百万。产品通过独创的双层语义理解模型与多模型组合生成策略。实现保护数据隐私同时,全真复现国家医学中心典型病人案例,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真实的病人”,推动医学教育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提升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促进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金奖、材料与化学学院项目《热盾领航》,由靳洪允、洪建和、白振洋、侯书恩、袁硕果五位老师共同指导,李开云博士为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包含15名硕博研究生。针对目前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存在的耐温、结合强度不足等难题,团队成员于2020年主导研发第二代高熵稀土锆酸盐热障涂层材料,解决了材料高温相变、纳米粉体团聚以及纳米粉无法直接用于等离子喷涂等难题,通过高熵设计理论与方法、涂层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热障涂层制备技术等创新,热障涂层的耐温能力、隔热能力、结合强度以及抗冲击性能等方面均实现了突破。项目的产生与执行过程中,利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多学科交叉等优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航空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业组金奖、资源学院项目《亿目众成--无线智能完井工具开拓者》,由王芙蓉、龚承柱、于晓聪等老师指导,博士研究生吴琰担任项目负责人。智慧油田是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是其核心驱动力。为解决智能完井工具面临的共性通信难题,团队多学科交叉,专创融合,针对现有通信技术面临的三大难题:传不远、传不快、传不稳,开展技术创新,独创三大类技术成果。结合现场实际工程需求,形成了适用于钻井、射孔、动态液位监测、井下生产监测等多种智能工具,实现了EM-MWD、智能射孔、智能排液、智能配水等智能化应用,极大的提高油气藏采收率,有效推动了智慧油田数字化转型。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金奖、公共管理学院项目《智碳魔方—乡村碳管理全生命周期实践者》,由徐枫、齐睿、龚丽、李姝慧等老师指导,本科生徐扬担任项目负责人。该项目致力于提供乡村全生命周期碳管理解决方案,聚焦于碳核算、碳监测、碳评估和碳规划四个方面。产品首次于湖北省孝感市红畈村进行实践,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致力于新能源项目建设和生态修复,使其成为湖北首个“零碳”村,实现了生活富裕、生态宜居,树立乡村绿色发展的新标杆。此外,产品在多个乡村、不同领域应用成效显著,共形成典型案例11个,体现产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截至目前,碳管理已覆盖地区达9省21市,给乡村地区带来了广泛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深耕乡村碳活动数智管理领域,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助力乡村碳排放治理,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做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力后盾。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金奖、地球科学学院项目《因地识宜——“地球科学+”乡村振兴新模式开拓者》,由冯庆来、蒋钰鑫、赵得爱等老师指导,硕士研究生胡虞洲担任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面向具有一定地质资源禀赋但缺乏发展新动能的乡村,从地球科学+多学科的维度开展工作。以我校定点帮扶的云南省施甸县为试点乡村,深入调研考察探明地质资源,从“地质+文旅”“地质+教育”“地质+康养”“地质+创意”四维进行乡村帮扶,多方联动助力施甸县何元乡揭下云南省首个全国地质文化乡的金字招牌,带动三产增收,并在不断实践中持续完善“地球科学+”帮扶方案。

产业命题赛道金奖、资源学院项目《全球资源类矿产品综合评估一体化平台》,由严德天、李晶、刘恩涛、伏海蛟、刘睿等老师共同指导,博士研究生张铭轩担任项目负责人,丁延、王园、陆泽语、罗鑫、卢盛欢、江家辉、余慧、曾祥森等10余名本硕博学生组成,成功揭榜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发布的产业命题。项目面向企业资源类矿产品进出口品质安全保障的需求,针对检测指标少、精度低;检测周期长、成本高;检测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低、难度高三大难点,基于创新性指标提取、特征数据库和规则库、智能评估技术模型三大核心技术,开发了资源类矿产品综合评估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快速、高效、准确的矿产品品质、掺假、溯源三类检测,助力相关企业开创。

产业命题赛道金奖、自动化学院项目《深部地质钻进过程智能控制与监测系统研究》,由杨傲雪博士和陈世鹏担任主要负责人,成员包括张朗源、吴潇等十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指导老师为吴敏、陆承达、王艺霖、王向东和孙静。该参赛团队的命题发榜单位为——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团队针对发榜单位发布“深部地质钻进过程智能控制与监测系统研究”的命题具体要求,在成功揭榜后,专注于解决深部地质钻进过程中面临的“钻不稳、钻不快、监控难”三大难题。团队提出了一种“控制—优化—监测”一体化的智能控制与监测解决方案。这一方案为深部地质钻进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促进相关企业的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端地质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

产业命题赛道金奖、未来技术学院项目《机器有心,情感赋能,人工情感服务商的先行者》,由刘振焘、陈鑫、陈思静和王向东共同指导,本科生周春阳担任负责人。项目面向人机交互智能化的多维度需求,针对现有人工情感技术复杂情绪识别精度,个性化服务体验差,情感反馈标准面临困境等问题,开发了一套情感智能服务解决方法,实现了pepper机器人对用户的多维度、全方面、高精度的复杂细微情感识别,并联手科大讯飞打造情感智能大模型,提供个性化情感反馈。与此同时项目结合先进心理健康理论,构造针对丰富心理疾病的推理机制。被搭载了情感赋能模型的pepper机器人小派,被投放于教学课堂,心理医院,武汉琴台博物馆等地进行产品测试,并得到了软银公司的高度认可,项目的研究成果极大提高了人机交互水平,有望提升机器人的服务价值和商业价值。

我校参赛工作由本科生院牵头组织,研究生院、校团委、科学技术发展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友与社会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共同参与主办,在各培养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项目挖掘、建库培育、重点辅导、赛前演练等多维度点线面发力,认真落实“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组织备赛中,全校共有2588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学生数达11665人次,参赛项目数和参赛人数均再创历史新高。在备赛期间,学校为办好大赛还举办了校赛选拔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以及“星火燎原”创客赋能计划,针对备赛各阶段开展了3期训练营,并遴选出97支项目推荐至省赛网评环节,最终12支项目晋级省赛现场赛。

我校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我校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内选拔赛

据悉,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力最大的高校双创盛会,也成为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抓手。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由教育部等10余个部委主办,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的三级赛制。本次大赛吸引了全省11.62万个项目,50.18万名大中专学生报名参赛,参赛覆盖面和参赛人次是历年来最高,今年参赛选手约占全省大学生数量的四分之一,进入现场赛的团队覆盖省内约80%的高校最终,湖北省组委会将按照国赛组委会配额,根据金奖排位赛排名,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全国总决赛将于今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近年来,学校深入推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并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为主引擎,提质教学链、增效实践链和点亮孵化链,把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素质,持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学校在大赛中不断突破,充分检验了近年来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取得的成效。(编辑 王俊芳 审稿 陈华文)

最新动态